近日,教育部国际司(港澳台办)负责人就《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回答记者提问。该负责人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内容,个人觉得是一篇堪称哲社课题研究意义”的标准模版。

负责人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介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出台的背景。他从领域需求,国家战略,时代要求,三个层次完美的解答了为什么要在这个关键时候出台一份这样的指导意见。

我们在哲社课题申报时,也是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样一个选题?一般的写作逻辑会按照总–分–总结构。前面的“总”,相当于一个开场白,宏观层面的总结。虽然是宏观,但不能是空话,套话,例如很多人习惯第一句开场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句式作为开场白”。而该负责人在回答时,说的第一句话“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其实这句话每个课题都可以用,而且也必须用。难道不是?如果一个哲社研究课题与党中央的要求和期望不一致,还有研究的必要吗?当然,要有说服力,必须具体列举几件事例,体现“党中央确实重视的依据”“党中央的重视程度”,应有权威的参考来源。

研究目的怎么写_研究目的写多少字_研究目的写在哪部分

接下来是“分”。这里也须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关系。分论,一般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行业部门层面,即为课题研究内容制定顶层设计的行政管理部门,他们是如何推进、落实党中央的要求。例如,负责人回答的第一分论点是“全国教育大会确立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任务”。教育对外开放事宜的直接对接部门是教育部,那么教育大会的定位,就是教育对外开放的定位。第二,应思考研究的课题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作用是什么?这里要结合课题研究内容的现状思考,例如,教育的仍然存在“整体布局、人才缺乏、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而“教育对外开放将通过优化整体布局、大力培养人才、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贡献度和影响力”。这样凸显,研究的重要性。第三,结合现阶段的现实问题,或者热点问题,谈选题研究的意义。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我国外部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的特殊背景”。这样凸显研究的紧迫性。让人感觉,不仅要研究,而且应尽快研究。

最后一个总,这里只需一句话简单的总结。例如负责人回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既迫在眉睫,又恰逢其时”。该表述模式,与回答问题的第一句话“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甚至可以复制,不用太多的修饰,对其他课题都可以套用。

这些只是个人粗浅的理解,共勉!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hs105011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