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蛤蟆叫,大雨不久就来到。”在不少气象谚语中,动植物充当起了“气象预报员”的角色。在德国,人们认为青蛙会预报天气,因此德国人把天气预报员直接称为“天气蛙”。难道动植物真有预报天气的特殊本领吗?

动物界的天气预报员

□ 水母听风

26590

水母能在10~15小时前捕捉到暴风雨来临的信息,并从容地把身体隐藏到安全地带,这是因为水母有一个可以感觉超声波的“耳朵”。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小小的水母却很敏感。在水母耳的内部,有一个极小的听石,正是次声波震动了听石,听石再把次声波的振动传给水母耳壁内的神经感受器,水母才能听到风暴声。由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要比风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可以提前收到风暴的“预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收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而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并且可以根据指示器上的读数得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蜜蜂晓晴雨

26586

“蜜蜂出巢天气晴”“蜜蜂不出工,大雨要降临”“蜜蜂带雨采蜜天将晴”,这些谚语说的就是蜜蜂预知天气的本事。早晨如果有大量蜜蜂争先恐后飞出蜂箱采集,这表明今天可能是个大晴天;早晨如果蜜蜂不出箱、少出箱,或迟迟不离蜂箱,预示将有阴雨天气来临。

为什么蜜蜂对天气的变化这么敏感呢?原来蜜蜂的前后两对翅膀很轻薄,这样便于飞行,而且,蜜蜂习惯在天气晴朗、气压较高的情况下飞行。在降雨之前,因大气含水量增多,湿度大、气压低,蜜蜂易沾上细细的水珠,体重增多,翅膀也变得又软又重,振翅频率减慢,导致飞行较困难,只好待在蜂巢里不出来。另外,从蜜蜂采蜜角度分析,也与天气有密切关系。当天气晴暖无风,鲜花的蜜腺分泌大量甜汁,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引诱蜜蜂前来采集。

□ 青蛙大叫

26588

在动物界,青蛙被称为“活晴雨表”,这是由青蛙皮肤的特点造成的。空气干燥时,皮肤水分蒸发加快,青蛙须呆在水中保持皮肤湿润;而在阴湿多雨的天气,包括下雨前夕空气水分较多时,皮肤水分不易挥发,青蛙就会跳出水面集体呱呱大叫。

非洲的某些土著居民观察树蛙来了解天气,当地人只要看到树蛙由水中爬到树上,便动手做好防雨工作。

□ 土拨鼠报春

26591

按照美国民间传统,每年的2月2日,世界上最著名的土拨鼠“天气预报员”——菲尔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寒冷早晨爬出洞来。如果阴天,它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意味着这一年春天将提前到来;如果晴天,它看到自己的影子,会躲回树洞继续冬眠,意味着冬天还将持续下去。该民间传统的最早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1841年。100多年前,土拨鼠“菲尔一世”就被派上了天气预报的活儿,至今代代相传已经不知道是菲尔第几世了。

冬去春又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所在,与任何有代表性的鼠类的预言无关。这里不得不强调一点,国家气候数据中心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土拨鼠预测天气的准确率只有39%。因而,它们的预测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有一年由于菲尔的预报错得过于离谱,还遭到了当地检察官的起诉。不过,这一切并不妨碍民众收听菲尔预报春天的传统。

植物界的天气预报员

□ 含羞草测湿度

26585

含羞草是一种能预兆天气晴雨变化的奇妙植物。如果用手触摸一下,它的叶子很快闭合起来,而张开时很缓慢,这说明天气会转晴;如果触摸含羞草时,其叶子收缩得慢,下垂迟缓,甚至稍一闭合又重新张开,这说明天气将由晴转阴或者快要下雨了。

含羞草叶子开合快慢之所以能预兆天气的阴晴,主要是由于在含羞草叶颈部,有一个小鼓状的薄壁细胞组织——叶褥,叶褥里充满了水,当你用手触及含羞草叶子时,叶子一振动,叶褥下部细胞里的水分立即向上和向两侧流去,这样叶褥下部便瘪了下去,而上部却鼓起来,叶柄便下垂了,叶子闭合。所以,叶子的闭合与张开,是由叶褥的膨压作用引起的。而叶褥的膨压作用与空气中的湿度密切相关,在空气湿度很小时,叶褥的膨压作用明显,叶子的闭合与张开速度快;在空气湿度很大时,叶子的开合速度便慢。所以,含羞草叶子开合速度的快慢,间接地反映了空气中湿度的大小,可以作为天气预报的参考。

□ 三色堇叶片测气温

26589

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它的叶片非常有意思,竟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温度的高低,因此被人们称作“气温草”。这是因为它的叶片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上方伸出;若气温降到15℃时,叶片慢慢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为止;当气温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如果气温回升,叶片又恢复原状。当地的居民根据它的叶片伸展方向,便可知道气温的高低。

□ 西双版纳风雨花

26584

我国西双版纳生长着一种奇妙的花,当暴风雨将要来临时,便开出许多花朵,根据它的这一特性,人们可以预先知道天气的变化,因此大家叫它“风雨花”。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外界的大气压降低,天气闷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很大。风雨花贮藏养料的鳞茎中,有一种控制开花的激素。当暴风雨快来时,由于气温高,气压低,这种刺激使开花激素猛增,促使它绽放出许多花朵。

□ 青冈树变色

26587

青冈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在我国分布很广。人们发现,久旱将要下雨前,青冈树叶子变成红色;雨过天晴,树叶又恢复原来的样子。根据青冈树树叶颜色的变化,可以预测天气是晴天还是阴雨天,因此称青冈树为“气象树”。这是因为树叶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在一般情况下,叶绿素的合成占了优势,其他色素都被叶绿素掩盖了,所以叶片呈绿色。而青冈树对气候条件非常敏感,当久旱将要下雨前,光强、干旱、闷热,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花青素的合成占了优势,因而叶色变红;当雨后转晴,叶绿素的合成又占了优势,树叶又变回绿色。

天气预报还得靠科学

看过了动植物界中这么多“预报员”,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的同时,不妨对它们的预报能力进行一番分析。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为了自己的生存,机体内的器官会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代代遗传下来,形成了一种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样的敏感性往往仅是针对某个气象要素的(比如湿度),而单凭某个气象要素预测天气,这样的预测水平显然不可能太高。

另外,在解释天气和动植物的反应之间的关系时,往往是解释动植物对已经发生的天气做出的反应,而不是未来的天气变化。比如,昆虫低飞要下雨,是因为当前空气湿度增大的缘故。但是,反过来,如果说只要昆虫低飞就要下雨,这个结论并不成立。天气变化是直接由大气环流的变化带来的,而大气环流的变化不仅与当地的环境有关系,还与一定范围内的环流条件有关,动植物的反应往往是局地的天气和环境条件引发的。因此,预报天气,还是要对卫星、雷达以及大范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做出预测,仅仅依靠当地动植物的变化来预测天气,并不太可靠。

(选自《科学画报》2014年第三期)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hs105011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