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它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也是旧时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夕节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除汉族外,满、朝鲜、壮、侗、苗、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但有些少数民族对这个节日有其自称,如满族称之为祭星节、鄂伦春族称之为祭月亮等。
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由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申报的“七夕节(乞巧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甘肃省西和县一带,七夕乞巧民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主要流传于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及礼县的永兴、盐官等地。它出现于汉代,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明清两代达于兴盛,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乞巧民俗在西和久传不衰。
西和乞巧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集信仰、诗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从农历六月三十日(小月为廿九日)晚开始,至七月初七日晚结束,前后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在第10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中,有两组展现陇南地区乞巧节民俗文化的摄影作品分别获得提名奖和记录奖。
01
《陇南乞巧女儿节》
第10届 节庆活动类 提名奖
摄 影:孙杰
拍摄时间:2015年8月19日-2016年8月9日
拍摄地点:中国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礼县
拍摄民族:汉族
图片故事:“乞巧”虽然在中国民间流传甚久,因为流传于女性,大多都是独自在家的私祭,会有一些较为固定的流程,但没有统一的仪式要求。甘肃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女儿节相对来说比较社会化,从农历六月三十开始到七月初七夜晚结束,上至老人下到小孩都参与到祭拜乞巧娘娘的各种仪式活动中。有研究者称这里的乞巧祭祀有本地神的原型,信仰基础更坚实,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挖掘倡导,正在转型成为有现代色彩的本土特色节日。
02
《陇南七月乞巧》
第10届 节庆活动类 记录奖
摄 影:张春年(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
拍摄时间:2014-2016年的农历七月
拍摄地点:中国甘肃省陇南市
拍摄民族:汉族
图片故事:几年来,我从西和县十里镇的避风村一路向北,直到礼县永兴镇,在漾水河流域的多个乡村看到较完整的“乞巧”活动(据信起源于汉代,但至近代各地均已式微),而且不仅仅是一个仪式片段,竟然长达数日;不仅仅属于家庭,俨然全村老小的节日!农历七月初一的前夜,村中的女孩会扎巧娘、备香烛去河边迎巧,供于选出的人家,原来参加活动都是未嫁之女,如今妇女、老人也纷纷上供跪拜,称之为坐巧。之后的几天,除了去宗祠、寺庙行礼求福之外,女孩们还有一项在巧娘像前抢头香的环节,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眷顾,变得心更灵手更巧;除了各自村庄的拜祭之外,毗邻或有历史渊源的村庄还会互相拜访,参加者也都是女性,村外迎接、燃放鞭炮、炷香焚纸,双方各逞才艺;七月初七是最关键的一天,一清早,乞巧的女孩便端着用小麦发的巧芽、手工制作的特色面点巧馃,到坐巧人家向巧娘供奉,有人去河边井前祈祷后取清水,有人忙着准备饭食,这是厨艺竞争,也是相互学习,晚饭聚餐之后,各人掐花瓣或巧芽扔进早上取回的清水,察水下投影,视作巧娘赋予自己哪一方面的本领。照瓣卜巧之后,众人反复吟唱送巧歌表达惜别,恭送巧娘像去河边焚化,自然又是一番跪拜祈祷。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更多精彩图片请登录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官方网站『民俗图库』频道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hs1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