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教育学文献。文章体大思精,言简意赅。全文仅1229言,却较系统地阐述了教师的地位、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同时批评教育时弊,切中肯綮,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
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曾说:”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够吸收外来文化。今天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前提是必须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阅读近年来的教育论文,几乎所有文章的理论依据都是西方国家的,诸如”建构理论””选择理论””发展理论””社会互赖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等,这个”主义”,那个”效应”,不可谓不多,而我们自己祖先的理论却很少引起重视。其实,我们先辈们的教育理论中,也有许多教育教学经验很值得借鉴。仅以《学记》而言,就是一部具体而微的教育学著作。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学记》一篇,乃专标诲人之术,以告天下之为人师者。”认真研究这些”诲人之术”,与当今盛行的教育学说比较,有许多是暗合的,相通的,且有些见解还是独到的,倘若我们能够取其精华而践行之,我们的教育就不会走入应试的泥潭。诚如清朝学者陈澧所说:”若以此为法,学术由此而盛,人才由此而生矣。”(《东塾读书记》)
《学记》的作者清楚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开宗明义便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也许这里的”化民成俗”的目的和内容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所指出的治国平天下的途径却万古不易。国家之于教育,如同人之于水和空气。民族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则国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今中外历代贤明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尊师重教。”三王四代唯其师”,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的中国封建帝王眼里,”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师,被提到了”君之所不臣于其臣”的至尊位置,与”天地君亲”并列。虽然在封建时代,由于帝王们自恃为至高无上和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这种”至尊”也只是形式上的,很难落到实处,但在理论上,已经揭示出了教师在国家发展中的应有地位。
正因为如此,《学记》的作者才又说:”择师不可以不慎也。”不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教师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做教师呢?回答很简单,”必也其听语乎”,”能博喻”,知教之所由兴废的”善教者”方能为之。
怎样才可谓”善教者”呢?《学记》告诉我们:”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要简约而明晰,精微而美妙,举例不多却能使学生茅塞顿开。这里的”继志”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循循善诱;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达到这一境界,首先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即”豫”(禁于未发之谓豫)”时”(当其可之谓时)”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摩”(相观而善之谓摩)。还要研究学生心理,”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特长,阻止学生过失的发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只有深入准确地了解了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化短为长。”豫”,就是要防止学生过失的发生,我们今天概括为”预防性原则”,”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就是要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及时对学生实施教育,我们今天概括为”适时性原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就是说,知识传授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学不躐等”,我们今天概括为”渐进性原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摩”,就是要提倡学生之间互相切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今天概括为”观摩性原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记》还主张审慎择友,强调说:”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如果一个人了解了学者之”四失”,能够因材施教,懂得并能够运用”四兴””六废”的教育教学规律,就可以做教师了。”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里的”博喻”,并非单指修辞学中”反复设喻”之意,而是指善于运用包括譬喻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明白,获得知识和能力。”喻”,晓也。”博喻,广晓也。”(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道而弗牵”主张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给学生以引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不是牵着学生往前走,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朝前走。”强而弗抑”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知识、练技能、长才干。”开而弗达”是说,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向老师请教,老师不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只做些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道而弗牵则和”,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关系和谐。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强而弗抑则易”,学生勤奋进取,性灵舒展,精神自由,从积极的个性化的探索中品尝收获的喜悦。”开而弗达则思”,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求自得,疑释难解,融会贯通,以至于”知类通达””虽离师辅而不反”,终生受用。这种”和易以思”的教学主张,以人的发展为本,力图实现生命的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终生发展,与我们今天”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何其相似,几乎包括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各个方面。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教得如何要看学生学得如何,那种不区分学习对象而只是照本宣科的教学,不管教师的学识水平有多高,也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学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这里的”听语”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情绪、眼神、言语等表达出来的渴求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富有创意的调整”。[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自然当是”博喻”,”开而弗达”。”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舍之”不是放弃不管,而是暂时把问题放下,待日后学生能力足以及之的时候再行解决。优秀的教师总是”善问”和”善答问”的。如何问,如何答问,《学记》用譬喻法阐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以极其简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教师”问”和”答”的艺术。
《学记》的作者反对那种”告诉式”的教学方法,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此其之由乎!”考察我们今天教师的教学,不知有多少课堂是这样照本宣科,只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学会,更遑论学生是不是”会学”;不知有多少教师违背一般性的教学原则,不顾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而施教,更焉知学生未来的发展,因而造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严重错位。难怪有学生毕业时感叹:回头想想,什么也没学着!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也嚷嚷:”教学效率不高。””教之不刑,此其之由乎”?
我想,要富强我们的国家,首先应该兴旺我们的教育。要兴旺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尊崇我们的教师。陈云同志曾说:”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我们缺少的不是理念,而是忠实实践这些理念的执行家。记得日本一位汉学家曾经说过:”盖中国之积习,往往有可行之法,而绝无可行之人;有绝妙之言,而绝无践言之事。”这话说得未免有些绝对,但也不无深刻在其中,值得我们深长思之。中国的教育有了一批象斯霞、于漪、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蔡澄清、洪镇涛、李镇西等这样的教育实干家,但相对于中国受教对象的众多,教育者队伍的庞大,其数量是太少了。倘若我们的从教者都能如此努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听语”,”博喻”,”善教”,一定会兴旺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立岗著. 辨证处理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J]. 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3期。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hs1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