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明朝人物#大明开国名将,开平王常遇春妻弟,勇敢善战、屡立战功,《明史》评价“饶勇略,有大将才。”他最先在常遇春麾下效力,然后跟随徐达、冯胜、傅友德等北伐西征,后来又同沐英平定西南,并独自多次领兵北伐,1379年授封永昌侯,为大明创建立下不世功勋。
蓝玉最终名震天下,则是因为1388年夏与北元的捕鱼儿海之战(今贝尔湖)。此役蓝玉受命统兵15万,在定远侯王弼等协助下,大军出大宁、至庆州,探知元主特古斯在捕鱼儿海情报后,抄近路星夜兼程赶赴百眼井。这里离捕鱼儿海四十里,但却仍未发现敌人,蓝玉本想引兵返回,定远侯王弼劝说道:
吾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沙漠,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
——《明通鉴》·纪九#历史真相#
蓝玉听劝乃乘夜赶到捕鱼儿海南岸。此时元主特古斯军营还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余里处,误判明军缺乏水草不能深入,军队全都没有防备。加上大风扬起沙尘,能见度很低,白天都看不见什么。蓝玉命王弼为前锋率军突袭,元军仓促迎战大败,仅元主特古斯与太子添保奴等数十骑逃走。北元太尉蛮子等官吏被杀,俘获特古斯次子迪保奴、公主等64人,以及旧元太子、妃子等59人,官家属人3000人,男女7万人,马牛驼羊15万头,基本摧毁北元的职官体系。
捷报传至京师,朱元璋“大悦”,派遣使者带着敕令慰问蓝玉,还将他比作卫青、李靖。此时的蓝玉却开始有点“飘”,纵容大军抢掠瓜分金银财宝都不算什么了,他甚至逼迫元主妃子与己“私通”,还被人向上告发。朱元璋得知十分愤怒,对他严加切责,元主妃子因为恐惧和羞愧自杀,迪保奴也因此事口出怨言。朱元璋本来要封蓝玉为“梁国公”,因为蓝玉这一过失,便改封为“凉国公”,并将这些过失镌刻于世袭铁券。
“梁国公”与“凉国公”,虽然只是一字之差,象征地位却是大相径庭。梁国公是指封地在梁一带(今天的河南中东部地区),这里土地肥沃人口密集,自古就是中原要地,战国时期魏国在大梁(今开封)建都,历史上狄仁杰就曾授封梁国公。凉国公是指封地在西凉一带(今天的甘肃东南部和陕西西部地区),那时的这些地方却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土地荒凉、人口稀少,属于边疆少数民族交界地区,从某种角度理解可以说是降职了。
#历史回眸#分析朱元璋对蓝玉先奖后惩、终而改封,直接诱因是蓝玉逼迫元主妃子私通,此事可以分解至少三个理由,引得朱元璋切责严惩。
首先是背离了道德的底线。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强调以儒立国,着力通过儒家礼仪重构封建道德体系。君臣、官吏、父子、夫妻等相互之间等级区分严格,在祭祀、仪仗、着装、房舍等社会关系方面都有许多讲究。蓝玉行伍出身,带有典型的骄兵悍将特质,胜仗之后比较放纵,所作之事完全背离了朱元璋的治国理念。
其次是违抗了严苛的军令。朱元璋治军严格、赏罚严明,曾因常遇春杀降而严加切责,又有薛显滥杀而不赐铁券。朱元璋总结认为大元是因为宽政而失去天下,大明立国后则以严刑峻法治国,对蓝玉这些骄兵悍将更是重点关注。蓝玉公然敢于违抗朱元璋军令,纵容军士倒也罢了,而他自己还带头违反,引得朱元璋从“大悦”转而“大怒”也就毫不为怪。
第三是引起了犯上的猜忌。为了皇权长治久安,朱元璋晚年猜忌和屠戮之心本就越来越重。朱元璋担心蓝玉今天都敢侵犯元主妃子,那明天会不会夺他朱家皇位?对这种行为那是绝对不能惯着。加之蓝玉口无遮拦,以及迪保奴的怨言,还有其他政敌的挑拨,导致朱元璋一方面最终将蓝玉改封,另一方面还在心中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打下了蓝玉被诛的伏笔。
#明朝史 | 我们爱历史#大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1393年),因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以谋反罪被杀,并剥皮实草、传示各地,抄家灭三族,列侯以下株连蔓引被杀者约1.5万人,史称“蓝玉案”。《明通鉴》·纪十记载的狱词为:
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为变,将俟上出藉举事。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hs1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