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遗产的意义_物质遗产传承人_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河湟文化作为黄河源头文化,与河洛、关中、齐鲁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共同构成黄河文明的重要分支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东是河湟文化的核心区、发祥地和承载区,市域内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东市委市政府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深挖特色文化资源,以创新激发活力,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省前列。

政策制度日趋完善 工作机构逐步建立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来,海东市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管理办法(暂行)》等政策法规,及时制定出台青海省首部《河湟文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纳入本地区法治化管理体系,作为《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重要内容,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

《条例》明确规定,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将河湟文化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创建为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

市县区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专家评审委员会,定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协调推动工作;市级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督导领导小组,由市文体旅游广电局负责具体业务,按照“大文化、大规划、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着力构建河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高标准体系。其中《海东市推动青绣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编制出台,对土族盘绣、撒拉族刺绣、藏绣、回绣、河湟刺绣等进行目标定位,明确发展内容、步骤、重点项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

传承历史遗产的意义_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_物质遗产传承人

名录体系逐步健全 阵地建设不断加快

目前,海东市不断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项,占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25%,遥居全省地市级榜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226项、县级133项,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基本建成较为健全的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展馆建设纳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建成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基地各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个。设立传习所(馆)38个,认定市级及以上代表性传承人243名,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发行花儿专辑60余本。河湟文化研究院、河湟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创办发行《河湟人文》杂志,编纂出版《河湟民族文化丛书》书籍,以文字形式记载宣传了河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乐都区、互助土族自治县采取文字、语音与视频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对洪水火龙舞、黄河灯阵、土族文化等项目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为陆续建立四级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探索了新路径。

宣传推介不断丰富 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在举办、承办大型文化商贸展会及文化和遗产日前后,海东连续举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手工技艺展演以及河湟文化艺术节系列主题活动,腊八民俗、九曲黄河灯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各大网站、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扩大了海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各县区举办的社火、庙会、美食节等系列活动,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提供了重要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扮靓城乡节日文化生活。民族传统工艺撒拉族口弦制作技术、藏族唐卡——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及相关产品亮相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观众客商的眼球,展现了民族文化魅力。

同时,借助传统的民族民间节日、民俗节庆活动,并开通线上地方年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项目展播,举办抖音、快手线上活动,引起社会大众广泛关注。

央视《魅力中国城》将青海拉面、青绣、青稞酒酿造技艺、河湟富硒宴、黄河石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它特色文化项目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了推介推广,提升了河湟文化的时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_传承历史遗产的意义_物质遗产传承人

图片均由雪归摄

业态跨界合作发展 产业融合方兴未艾

鼓励特色产业走品牌化、特色化和转型升级之路,近年来,海东举办青绣大赛、青绣论坛,打造拉面小镇,举办拉面文化节,相关产业规模初显效应。

在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建设、重点项目规划布局中,重点展示河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突出大产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创建A级旅游景区28处(其中5A级1处),形成以互助县丹麻镇土族花儿会、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团结村撒拉族婚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的特色村落67处,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项目三川宴席、盘绣产品、特色歌舞表演深受游客青睐,已成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良性循环的优秀案例。

决战脱贫聚焦发力携手共促民族团结

青海素隆姑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成立,公司位于互助土族县扶贫产业园,近年来,公司以独特的土族盘绣为切入点,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族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及时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努力做大非物质文化品牌项目,使之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公司法人苏晓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素隆姑辐射带动了当地1.5万人参与刺绣手工艺品制作,其中贫困户460余人,平均每人年增收2万余元。同时,给贫困户增设商品销售门店,引导贫困户经商做买卖,月增收3000元至4000元。

海东市将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文化产业进行培育,先后建成省级青绣扶贫就业工坊13家,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基地25家,累计开展培训350余次,人数达1.8万人次,掌握刺绣技艺的绣娘更是达到5万人之众。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以“协会+公司+贫困户”“车间经济+炕头经济”的模式,从业人员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至4000元,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双赢。

传承保护任重道远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虽然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竞争激烈、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发展仍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其转型升级和长足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财政投入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所需经费尚未列入财政预算,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缺乏长期性的展示平台,除互助、乐都外,其他四县区均没有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或文化馆,传统村落、老街、老宅不断“空心化”,地方民俗、传统手工技艺缺乏传承场所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些传承人在当今经济大潮中找不到自身价值,特别是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人无专项扶持资金,形成“谁生的娃谁养”的被动局面,部分口传身授的文化遗产处在濒临灭绝的状态。

专业技术人才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现有人员年龄偏大,结构断层,日常工作多为兼职人员兼顾开展,保护传承工作队伍力量不足,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加之一些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老化,青黄不接,技艺传承方式有限,导致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后继乏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之一。

社会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比较模糊,探寻、保护和抢救积极性不高,还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没有找准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美育教化作用弱化,市场开发能力还不强,未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作用,舆论监督作用还不够,氛围不浓厚。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龙头企业少、产业带动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弱等问题。另外,文化产品层次较低,总体不够丰富,在消费能力增强的形势下,文化消费并未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进一步创新传播、推介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促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海东市着力打造河湟文化新高地,无论是《河湟文化保护条例》的出台,还是拟创建的国家级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区,对于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意义重大。海东市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三江源国家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等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特色传统文化基地建设,促进我市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综合利用力度,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更好地传承。

目前,在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方面,海东市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与保护工作,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任重而道远,唯有守正创新,砥砺前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散发出更为夺目的光芒。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hs105011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