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士,在明代,有官爵和品格加持,士大夫们站在了社会声望的金字塔尖。在这场攀登比赛中,浙东文人俨然略胜一筹:

七岁启蒙,做童生,学读书;通过提学院道考试而进入地方学校,成为秀才;参加科举考试而得科第,做举人、做进士;得科第而进入仕途,官爵加身。

明朝文化专制_明朝文化_明朝文化繁荣的表现

然而在这场追逐中,谁是皇帝的宠臣?谁又成了阶下囚?选拔人才的八股之道,究竟出自谁之手?崇祯帝在亡国前夜,为何喊出“诸臣误我”?

//本期话题//

明朝文化专制_明朝文化_明朝文化繁荣的表现

我是朱光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研究浙东文人集团多年。为什么浙东文人圈会成为明朝文官的核心力量?他们是如何加入到朱元璋政权的?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朱元璋如何制定未来的蓝图,建文、朱棣又是如何守成与改革的?关于明朝士大夫,问我吧!

Q&A

明朝文化繁荣的表现_明朝文化_明朝文化专制

▍帝师被杀,究竟有何隐秘?

@祥哼:想问朱老师,方孝孺对于建文帝的统治,有什么贡献?后来朱棣杀方孝孺,长远来看有哪些影响?是否有破坏朱明王朝和浙东文人之间的联盟关系?

朱光明:方孝孺堪称建文帝的帝师,是建文新政和改革的设计师,提出以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建文时期,方孝孺是文坛领袖和学术领袖,负有天下重望。他是读书种子,也是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程朱理学的阐释权威。正如有学者谈到的:方氏在朝廷,则是非公论在朝廷;方氏处山林,则是非公论在山林。

我想他的贡献,还是应该来从政治上来看,方孝孺主持的建文新政的举措主要是矫正洪武弊政,大致有:减免苏、松地区的重赋;解除苏松人不得在户部做官的禁令;更定官制,提高文职官员地位;限制僧、道占用民田。而这些恰恰是永乐及其之后继续延续的政策。不少人说方孝孺等人是迂腐,而明人却几乎没有说他迂腐的。即使现在看来,这样的改革仍有一定的意义。

靖难之役,六部主要官员多被处死,而伴随他们的是长期的被污名化。朱棣上台后,对上述建文新政以变更洪武旧制为名进行批判,遂造成建文朝臣处理政务能力很差的表象。

明朝文化繁荣的表现_明朝文化_明朝文化专制

方孝孺

@芒果下的蛋:为什么宋濂被称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朱光明:在朱元璋政权的组成中,淮西武将集团和浙东文人集团是核心组成部分。文官主要由浙东文人集团组成,宋濂、刘基、章溢、叶琛、王袆等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宋濂是浙东文人的领袖。

宋濂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首先是其学术功力深厚,传承朱学,尤其是北山四先生之学,是黄溍、柳贯等学者的高足,文学创作成就高,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以及他在文化和制度上的贡献,万斯同《明史列传稿》卷二十三《宋濂传》称宋濂:“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词,天子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也是从这个角度谈的。

在某种意义上,朱元璋称他是“文臣之首”可能更多地还是从文化和制度建设上考虑的。对于开国君主来讲,可能开国的规模和制度创设是更为关心的话题。

明朝文化专制_明朝文化_明朝文化繁荣的表现

宋濂

@:王阳明是浙东文人吗?怎样看待致良知四合院这个团体?

朱光明:王阳明是浙东文人。良知是一个复杂的哲学概念,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致良知是王阳明及其后学最为看重的,主要强调知行合一。“致”是达到。对于“知”,王阳明认为是“心之本体”。在阳明先生看来,“心自然会知: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阳明先生晚年谈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是理解其学说的核心。现在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受到较多不同领域人士的追捧,有一些研讨学术的团体或者研究会出现,或许是一件好事,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明朝文化_明朝文化专制_明朝文化繁荣的表现

王阳明

▍八股取士,究竟是谁的主意?

@:八股取士是谁的主意?

朱光明:明代的科举考试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刘基共同制定的,最初是比较注重实际政务才能的考察。到成化以后开始大量出现我们现在看到的那种八股文。明初的科举考试并不是八股文风。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点应当注意。

@天天向上:听说明朝的历史尤其是明末清初部分被清朝文字狱篡改严重,是否如此?如果是,又有什么可靠的史书吗?

朱光明:明代历史不同程度被清人改动过,尤其是涉及满洲问题的记载。相对可靠的可以读明代历朝的实录、明代刊刻的书籍,文人别集也可以参考。万斯同的《明史稿》可以看看,这是张廷玉等所修《明史》的底本。

@熊:靖难之役,诛十族,确有其事?

朱光明:大多数说法是倾向于诛十族的,如明代的官方史料《明熹宗实录》记载“夷十族”。黄宗羲也是支持这样的说法。他的门生确实有被诛杀的。

@天天向上:另外问一下,明朝的特务机构三厂一卫之间有联系吗,职能有什么区别吗?

朱光明:锦衣卫的领导一般是外臣担任,主要以奏折形式上报情况,武将较多。东厂和西厂,一般是内臣担任,可能口头汇报较多,太监居多。厂卫直接听从皇帝的命令,成为皇帝的情报机构和司法机构。

明朝文化专制_明朝文化_明朝文化繁荣的表现

北京国子监

@胡小君:请问老师,明代在十三个布政使司各设立了两个布政使,左布政使和右布政使,他们相互分工、关系地位如何?明代的南直隶,各项事务归南京六部管吗?如是,南京六部相当于仅管辖南直隶的地方衙门吗?明代各省的都指挥使在明代后期是不是没有了,或者没什么作用了?

朱光明:《明史》记载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一般是左财政,右民政。左、右两位布政使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征收贡赋、考察官吏、督理救灾等,应该是共同商量、一起完成朝廷的相关任务,细分的权力的可能还比较模糊,正常情况下,左大于右。

南直隶是朱棣迁都北平后出现的,和北直隶一样,直属于中央六部。在某种意义上,南京六部基本是虚设的部门,不少官员到南京六部任职,很清闲,被时人誉为“吏隐”。两京十三省都是中央直辖的版图。都指挥使掌握兵权,布政使司掌管财政、民政,按察使掌管刑法和监察,三司分立导致地方的权力过于分散,不利于集中力量处理突发事件。在正统之前,应该说三司长官的权力是比较大的,很容易晋升为尚书、侍郎,一般布政使也是由曾担任过侍郎、副都御使的官员担任。正统之后,设立的总督、巡抚权力很大,连布、按两司都要受其节制。布政使基本只负责钱粮等事务了,被称为“钱粮衙门”。

都指挥使在后期确实能够发挥得作用很有限。总督、总兵的出现,便于集中优势作战,尤其是开展大兵团的跨区作战。

明朝文化专制_明朝文化_明朝文化繁荣的表现

严嵩

▍浙东文人为何能享誉朝堂?

@小兔兔:请问您,浙东文人是构建明朝文化的主力军?

朱光明:您的“主力军”这个用词很准确。浙东文人对明代文化的贡献良多,前期以宋濂、刘基等为代表,中期以王阳明及阳明后学为代表,后期以刘宗周等为代表。刘宗周的弟子黄宗羲等人对清代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云之民:浙东文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抗拒朱元璋忠于元代朝廷,请问他们是如何把华夷之防和忠君思想统一的?还是说在当时,阶级利益压过了虚无飘渺的儒学信条?

朱光明:这个问题涉及文人心态,是丰富而复杂的。到明代建立后,仍有不少入明文士心怀故元,诗文中时有流露。钱穆先生在《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谈到过这个问题,供您参考。经过明初二三十年的文化建设,这个情况有很多改变,尤其是出生在明朝的人,对明王朝有一种自觉的认同感,如方孝孺、王绅等人。

明朝文化_明朝文化繁荣的表现_明朝文化专制

东明书院

@詹志言:东林党与浙党的是是非非,该怎样评价?

朱光明:“东林党”是以顾宪成、高攀龙、顾允成、钱一本等在东林书院讲学的文人群体,以探讨《四书》为核心,定期举行讲会,引起朝野关注,形成很大声势,被魏忠贤、卢承钦、王绍徽等人政治化后,称其为“东林党”。卢承钦有《东林党人榜》,王绍徽有《东林点将录》等,均是当时把顾宪成等人组成的讲学群体政治化操作的书籍。近年来学术界对此种现象已经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一般称其为“东林运动”,而不称其为“党”,因为与现代意义的政党有所不同。黄仁宇先生撰写的《剑桥中国明代史》涉及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是用“东林运动“。

“浙党”是以沈一贯、方从哲、姚宗文等浙籍文官组成的政治集团,在晚明具有较大影响力,他们的政治观念和东林人士有所不同,从政理念有冲突,被对方称为“浙党”。他们与现代意义的政党也有所不同,称为“浙党”似乎也不够妥当。

东林文士讲学的一个很重要目的是整顿学风、士风,在他们看来,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是有所不同的,甚至是在有些方面是对立的,王阳明以及阳明后学造成学术道德的下滑和学风的混乱,要整顿这些,他们高举朱熹学说的旗帜,希望通过对《四书》,乃至对朱学的研讨,回归正统。

“浙党”主要为宁波、余姚等地官员,虽然是王阳明的同乡后学,对阳明心学也较为熟悉,但相对而言,与体现在学术上的直接冲突相比,两者的冲突可能是政治理念的分歧更为明显,学术上的则不太为人关注。两者在学术上的差异,或许也值得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两者之间的是是非非看作传统意义上的朋党之争比较合适。樊树志先生近年的新作重写晚明史系列之一《朝廷与党争》可以看看,或许会有新的启发。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hs105011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